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种植业管理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25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2015-07-17 作者: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赵治海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华北平原地下水限采区发展谷子生产适度恢复谷子面积的建议收悉。经商水利部,现答复如下。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引发了生态环境与地质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作。

为促进地下水超采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河北省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要求,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压减对灌溉依赖程度高的作物种植,发展耐旱节水作物。谷子抗旱耐瘠、水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化肥农药用量少,是北方干旱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据专家试验分析,在适宜温度下,谷子吸收本身重量26%的水分即可发芽,而同为禾本科作物高粱需要40%、小麦45%、玉米48%;每生产1干物质,谷子需水257、玉米需水369、小麦510,水稻则更高。因此,在地下水超采区适度恢复谷子种植,符合当地实际,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华北地区旱作农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节水。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联合支持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试点,大力推行种植模式调整、农艺节水、高效节水灌溉、地下水监测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15年,农业部组织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在华北西北地区推进节水灌溉行动,积极支持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推行农艺节水和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因地制宜集成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模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2014年,水利部印发了《华北地区节水压采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2014-2018年)》,对华北地区的节水压采作出部署,计划到2018年华北地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万亩,其中在地下水超采区新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在推进谷子全程机械化方面,农业部将谷子纳入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力争“十三五”期间,优势产区的全程机械化水平有显著提升。

下一步,农业部将积极争取支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整合资金投入渠道,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北方旱作区和地下水限采区适度恢复谷子种植,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华北地区谷子恢复发展。

感谢您对“三农”问题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农 业 部

                   2015717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