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种植业管理司 > 工作动态

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542号建议的答复

日期:2016-08-31 作者: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万连步等8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财政部、科技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管理体系,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责任

  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我部加快推进耕地质量保护立法进程。一是广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立法调研。组织起草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参与了《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修订。多次组织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专题研究,组织起草了《耕地质量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系统内意见。二是推动地方性耕地质量法规颁布实施。目前湖南、吉林、江苏、湖北等4省出台了耕地质量管理条例,黑龙江、内蒙古、天津、辽宁、甘肃、浙江、河南等7省(市)出台了耕地质量管理办法。三是加强检查考核。2008年以来,我部与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5〕52号)要求,连续9年对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省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

  下一步,我部将加快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条例》的立法进程,争取尽快列入国务院立法计划。

  二、关于加大投入,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一直以来,国家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切实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保护各环节,中央财政大多已对应设立了专项资金,如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复垦费、耕地开垦费、中低产田改造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主要用于支持土地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复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维护等。此外,中央财政也安排资金用于开展耕地质量内在建设。2005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达到15亿亩,全国农业县基本实现“全覆盖”。2008年起,中央财政按每年安排资金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重点支持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地力培肥土壤改良等综合配套技术。这些措施,对于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一般不采取挂钩方式。”根据上述要求,既有挂钩事项要逐步清理,出台新政策也不宜做类似规定。现行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已经覆盖了耕地质量建设的内容,设立专项资金虽然有利于增强财政投入的针对性、持续性,但也会导致支出结构僵化,加大政府统筹安排财力的难度,且容易引发其他领域的攀比。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可以在现有资金渠道的基础上,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资金整合统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下一步,我部将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地方实际情况,配合财政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按照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落实耕地质量建设投入相关财政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大力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着力提高耕地内在质量,实现“藏粮于地”,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

  三、关于提高创新能力,开展耕地综合治理

  一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措施,开展耕地综合治理。一是编制相关规划。2014年,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规划(2014-2018年)》,针对全国退化土壤资源,分不同专题编制规划,实行分策治理。2016年,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用以指导各地开展耕地、草原、河湖保护和合理利用,确保农业资源实现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二是支持相关技术研究。科技部高度重视国家耕地质量提升科技问题,在耕地质量保持与修复提升、耕地污染治理与防控、耕地荒漠化防控与治理等领域启动实施了“耕地质量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沃土工程关键支撑技术研究”“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等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累计投入国拨经费达6亿多元。项目研发了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在土壤障碍因子显著地区进行了土壤改良和障碍因子消除研究,并进行了规模示范。我部也设立了专项资金,研究推广适合不同区域的土壤改良、培肥地力等技术模式,还专门成立了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技术指导组。三是开展耕地综合治理试点。2014年起,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近42亿元,支持湖南省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2015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探索总结一批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的“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黑土地保护综合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

  下一步,我部将努力探索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政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加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投入。并认真抓好抓实现有耕地综合治理试点项目,总结经验成效,形成有效的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科技部将遵循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原则,通过国家资源配置加快对耕地质量提升的科技支撑。同时,继续深入实施相关重点专项研究,力求在耕地质量提升方面重点突破,同时将成熟稳定且实用的技术和成果在全国宣传推介。

  四、关于组建土壤肥料协会

  目前,在民政部登记成立的涉及土壤肥料方面的社团已有2家,分别是中国科协主管的中国土壤学会和我部主管的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多年来,2家社团在耕地养护和生态资源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土壤肥料相关工作建议可充分依托现有社团,通过拓展业务范围、强化工作手段等方式进行。随着形势的发展,后续如确有必要成立新的社团,按照中央关于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有关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不再对行业协会进行业务主管,建议相关发起人直接向民政部申请办理登记,我部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工作。

  感谢你们对耕地质量保护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部工作予以支持。

  农业部

  2016年8月5日